我的家乡·我的村丨长铺子乡佘家村: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编者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群众呼声,寄托了对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纲领性文件,相继描绘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总目标和路线图。
绥宁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打造一批示范效果好、辐射能力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引领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推进“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建设步伐。为展示其中成就、总结推广经验,绥宁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将持续推出“‘我的家乡·我的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专题系列报道”,讲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红网时刻新闻9月11日讯(通讯员 刘仲九)处暑已过,秋意渐浓。山间隐约几座亭台,路上常见三五游人。
【资料图】
这里是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佘家村。近年来,该村在乡党委政府指导下,乘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掘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休闲旅游产业,描绘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新画卷。
精准施策提高脱贫群众收入
望着圈内的鸡鸭幼苗,脱贫群众杨某秀和儿子每天都细心喂养,只待幼苗长大后,卖给村里的一些农家乐来获取收入。杨某秀母子是残障人士,无法外出务工,虽然享受低保、养老金和残疾人补贴等政策,但仍属于“人均纯收入低于8000元户”。
在掌握这一信息后,佘家村根据实际情况和本人意愿,由村两委与其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帮助发展种养殖,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与村农家乐签订采购协议,解决销售问题;在村集体建设中帮助其儿子提供零工就业信息,增加工资性收入。在落实各项针对性帮扶措施之后,该户人均收入能达到一万余元。
类似杨某秀这样的三类重点群体,佘家村均统一建立台账,加强跟踪监测,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确保收入稳定增长。“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量身制定帮扶计划。”村支部书记表示,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佘家村充分利用产业发展这一资源优势,鼓励脱贫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发展种养殖、组织提供就业等措施,来增加收入。
村庄换颜提升生态宜居品质
佘家村由原佘家村和原安阳山村、原曹子山村三村合并而成,辖11个村民小组376户1207人,村域面积37.21平方公里。
合并之后,村内院落分散,基础设施落后。面对村民日益渐增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村支两委连同党员干部一道,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导,在后盾单位的帮助下,投入资金数百万元资金,新安路灯280盏,实现主干道路覆盖率达100%,硬化道路3500米,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将胡家大院古树群院落、游家大院、戴家湾和熊家庄四个集中院落进行打造;新建各类文化广场共4个2000㎡,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位于佘家村胡家湾组的胡家大院,院落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院内木房子居多,且有古树、古井,自然古朴气息十分浓厚。在打造美丽庭院过程中,村两委以“古朴”为重点,先后多次拒绝村民拆木房建砖房的请求,力求将胡家大院打造成一个古色古香的原生态院落。如今的胡家大院,青石板路贯穿其中,家家户户干净整洁,家禽圈养统一有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得住乡愁”等墙绘抬头可见,让原本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的院墙焕然一新,《清龙古井》《明镜池》等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依托着古树、古井、小溪、莲花塘等自然资源,胡家大院内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我们充分利用村内生态资源优势,将青山绿水、人居环境进行融合。”村支部书记介绍说,村里先后新修建佘家河防洪堤240米,四级鱼鳞坝、连心网红桥和同心花桥各1座,新建塞马洞瀑布群游步道500米,不断将佘家村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同时,以“周一大扫除”为载体,围绕河道清洁、组道清扫、院落保洁等主题深入开展大清扫行动,坚持一周一评比,全村人人爱干净、户户比卫生蔚然成风,人居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兴旺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8月,猕猴桃上市的季节。从脱贫户到种植大户,村民向开春用了数年的时间实现了身份的转变。“主要是以绿心和黄心的猕猴桃为主,亩产多的可以达到3000斤以上。”“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收获也是丰盛的”。望着种植的20亩猕猴桃,虽然从施肥、浇水、剪枝,所有管护虽都是一个人在做,可向开春却乐在其中。近年来,佘家村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的方式在全村大力推广猕猴桃种植,重点打造“佘家猕猴桃”品牌。截至目前,全村共有人工培育猕猴桃300余亩、野生猕猴桃1万余亩,年产生经济效益约500万元。
清晨,当晨光洒在黑色石瓦上时,佘家村醒了,准备迎接当天的第一批游客。依托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佘家村以创建“美丽佘家民宿群”为总体建设目标,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体设计思路,探索发展民宿产业。不仅如此,佘家村还鼓励群众利用闲置庭院、空地发展农家乐,以“庭院+”模式不断刺激旅游消费。目前正在施工民宿1家,投入运营1家,准备由村集体创办民宿1家,共有农家乐7家,周末日均接待游客量300余人次。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民族特色景观。”村支部书记相信,佘家村的休闲旅游产业将不断迈上新台阶,描绘出一幅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