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我的村丨绥宁唐家坊村:宜居和美“三步棋”

编者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群众呼声,寄托了对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纲领性文件,相继描绘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总目标和路线图。

绥宁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打造一批示范效果好、辐射能力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引领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推进“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建设步伐。为展示其中成就、总结推广经验,绥宁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将推出“‘我的家乡·我的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专题系列报道”,讲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仲九 绥宁报道


【资料图】

傍晚时分,邵阳市绥宁县唐家坊镇唐家坊村迎来了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

有人三五相约,沿河慢行;有人闲坐凉亭,谈笑风生;有人相聚广场,随乐起舞;成群结队的孩童们最显眼,在街头巷尾追逐打闹。

河道清洁,凉亭干净,广场宽阔,街巷规整……比起以往灰头土脸的村容村貌,唐家坊村变了个样。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居住环境

唐家坊村村域面积6.31平方公里,由原唐市、大团两个村合并而来,下辖19个村民小组,855户2766人。13组村民唐东森,以前很不喜欢下雨天。在他记忆里,雨天的道路总是泥泞难行,尤其是路过扶水河旁那段路,总会带着泥巴回家,稍有不慎还会摔个跟头;河岸没有防护设施,还得提防意外。

变化始于2022年。这一年,唐家坊村成功申报美丽示范创建村,后来又成为唐家坊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试点村。

镇村两级先后多方筹措资金,在村内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改造工程,对扶水河旁的道路实施硬化,并铺设地砖;安装仿古护栏,确保行人车辆安全……“一下雨,一出门,一脚泥”,从此成为历史。

改变的不仅这些,唐家坊村结合群众所需,利用村内空余场所修建凉亭,成为周边百姓晚上纳凉、闲话怡情的好去处;打造一坑一景,让睡莲飘香、鱼儿闲游;开展美丽院落建设,统一规划菜园修建和规范牲畜圈养;和驻村工作队努力,村内主干道路旁安装路灯……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村内整洁了、道路平整了、墙面美化了、绿化增加了,村内基础设施的优化增强,构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肌底。

依托积分制管理 激发内生动力

6月的一天,村民贺美花用参加活动在“湘妹子能量家园”积累的470分积分,在村部兑换了金龙鱼油、洗衣粉、卷纸等物品,惹得众多村民一致羡慕。

“湘妹子能量家园”APP是省妇联精心打造的公益项目,村民下载APP注册会员后,通过参加村委会发布的有关于志愿服务、卫生清扫、创业就业等各项活动获得相应积分,换取物资奖励。“村支两委巧用独特的积分手段引导,鼓励引导村民做到‘有行动就有积分,有积分就有奖励’。村支部书记介绍,像村两委组织开展“周一大扫除”“最美清洁户”“最美庭院”评选等系列主题活动,对积极参与清洁户评比、美丽庭院建设的村民分别给予10到20分积分,对获评三星、四星、五星“美丽庭院”“清洁户”的农户分别给予100、200、500积分,有效调动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

“小积分”发挥“大作用”。唐家坊村依托湘妹子能量家园平台,今年来共发布8起活动,涉及卫生清扫、利剑护蕾、防溺水、禁毒宣传、反电诈APP下载等活动,共吸引500余名村民参与,进一步增进邻里和谐,增强村民凝聚力,提升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将移风易俗文明引导作为活动的重要落脚点,广泛开展亲子阅读、清廉家庭选拔、美丽院落建设、关爱妇女儿童、健康检查、技能培训、乡贤授课以及开展节约粮食、网络安全等政策宣传,不仅形成了村民全面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把村民的内生动力激发起来,自觉配合参与村里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唐家坊村常住居民1660人,已注册1259人,常住居民注册率为75.84%。

发展庭院经济,助力脱贫群众增收

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唐家坊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制定了《唐家坊村庭院经济示范户打造方案(试点)》方案,按照“村流转、村改造、户承包、村奖补、村协议”五步法的实施模式,鼓励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发展庭院经济。

在万江公路唐家坊村段,易地搬迁户唐友教将流转的土地打造成菜园子发展庭院经济,先后种植了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由该镇农技员袁跃负责技术指导,镇政府帮扶收购产出的蔬菜。每天,唐友教都会抽时间来菜地里查看,根据农作物的长势进行施肥、除草、松土。“虽然种植蔬菜的利润不是很大,但好在政府帮忙解决了销售,加上还种了几十亩杂交水稻和家里其他人也在工作,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唐友教一边抹着汗水,一边说道。

像唐友教这样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群众,村民唐伯春户也是其中一员。今年来,唐伯春的妻子流转65平方米土地,用于种植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并圈养土鸡15只。据村支部书记介绍,脱贫群众在申请发展庭院经济后,村委根据实际情况,在按照五步法实施模式为其流转土地。“唐友教、唐伯春的菜园子已经作为村里庭院经济的示范点,目前农作物产销都有稳定的保障,本人在获得酬劳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将实现增收。”

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户意愿、立足市场需求,唐家坊村根据自然条件和农户庭院空间、劳动力等情况,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把房前屋后方寸土地打造成乡村振兴“致富园”,让庭院逐渐成为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聚宝盆”,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今年全村共打造了5户庭院经济示范点,预计每个示范点年均可以为脱贫户(监测户)带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支部书记说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