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平江县⑤丨平江花灯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资料图)

编者按:激情山水,自在平江。8月28日,2023第二届岳阳旅游发展大会,在平江浓情启幕。

举办旅游发展大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推动岳阳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即日起,红网岳阳站推出专题《中国有个平江县》,全面介绍平江县3A以上旅游景点以及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全方位展示平江县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引领区为契机,乘势而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速成为长株潭和中国中部城市群乡村休闲、农事体验、采摘识趣的网红打卡地。

红网时刻记者 肖懿 实习生 李晴 岳阳报道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平江花灯戏为花灯戏中的一种,是湖南省独特的地方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平江花灯戏历史悠久,形成于明末清初,由宋代滑稽和民间说唱、表演、舞蹈等综合艺术发展演变而来。平江花灯戏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有四十八围;清、民时,一围被扩大为三四围或七八围,故又有灯戏七十二围或一百二十围之说。音乐以弋阳腔演变的罗罗腔为基调,句式固定,曲调活泼诙谐、轻松风趣。唱腔以中平音为主,曲调分类为老花灯戏调、花灯调(小调)、山歌、大戏调四类,以表现各行当角色的性格、心理、情绪。传统灯戏行当为生、旦、丑及点余相“三个半柱头”,后来发展为四个行当,用脸谱、服饰、道具等区分角色,讲究“四功”“五法”,塑造完美的舞台人物形象。

平江灯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精华,创新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自己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声腔体系、表演形式,独树一帜,为其它兄弟剧种之少见。平江花灯戏需要即兴发挥表演;丑、旦表演行当组合独特;将平江历有的渔鼓、莲花闹、送春牛、赞土地等说唱表演融入,加上道白和表演动作,形成灯戏综合艺术;乐器中采用的民间铜匠打造的云锣和低音大锣形成16度音差,对比强烈,风格独异;道白用平江方言俚语、乡情乡音,其唱腔、声调、声母、韵母都与其他汉语有明显区别,唱腔声调多、调值低,音韵仄起平收,音程跳跃变化大。

在时间的洪流中,平江花灯戏早已与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并深受百姓的喜爱。2010年,现代花灯戏《金凤凰》以金凤和九哥一见钟情的热恋故事为主体,获省优秀剧目展演金奖、2012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2017年又以精准扶贫为题材新创现代花灯戏《同在蓝天下》参加岳阳市小戏小品大赛,获银奖;2020年,复排传统花灯戏《张三守家》赴昆山参加全国“百戏盛典”演出获好评,花灯戏《茶蔸舂米》在第四届岳阳市文化艺术节“巴陵风华”原创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二等奖。

为使花灯戏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平江县多次对花灯戏普及和调演。除组织开展“三进”工作外,平江县每三年还举办一次花灯戏培训班和全县花灯戏调演活动,为灯戏表演艺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平江花灯戏的良性发展。平江灯戏艺人,无论是科班出身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必须拜师,参师学艺,才能“乘行当”。平江县文化馆组织出版了包括花灯戏在内的非遗丛书。平江花灯戏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学习灯戏,缓解后继无人的困境。

平江花灯戏是湖湘音乐文化中的精粹,体现了湖湘音乐的独特魅力,承载着平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在当今时代积极探索和挖掘平江花灯戏的艺术魅力,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