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宁:看乡村调解女能手,“她”正发光
常宁市柏坊镇乡村调解女能手们正在调解矛盾纠纷。
该镇乡村调解女能手工作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红网时刻 记者 蒋楠 阳正坤 通讯员 吴薇 郭华 李志生 衡阳报道
4月的某个早晨,大地刚刚蒙上金黄,身穿干练的职业套装,手拿一本调解记录,常宁市柏坊镇杨家湾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欧阳芙蓉叩开该镇调解室的大门。
屋内,柏坊镇司法所所长刘训理正与调解队伍的队员们在讨论案情,“男方吸毒成瘾,女方要求离婚,这个案子你们去跟进一下吧。”
这支队伍均为女性,她们不是律师、法官、检察官,她们只是各村的女干部、女群众,但如今,她们有了新称号,乡村调解女能手。
柏坊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旧时为常宁交通要道,地广人多,矛盾也多。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各村留守妇女儿童愈多,镇村两级干部中女干部占了三分之一,于是,2022年4月常宁市以柏坊镇为试点,推行乡村调解女能手工作。
一年过去了,工作开展的如何?红网记者走进柏坊镇,听听调解员身边的他们怎么说。
缘起·女性的调解优势
“说起乡村调解女能手,还是刘所长提的点子。”柏坊镇杨家湾社区书记、乡村调解女能手刘桃菊告诉记者,刘训理不仅获得过湖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还曾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他扎根基层超过20年,经手了无数纠纷调解,他发现,女性在调解过程中更有优势,春风化雨的形式更能让调解双方接受。
于是,刘训理向乡镇、市妇联、市政法委等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建立乡村调解女能手队伍,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消息一出,各村女群众相继报名,通过审核、筛选,各村均选出3名以上的调解队员,随后,乡镇对她们进行了集中培训,帮助她们了解基础法律知识和经典案例,并采取跟班轮训的方式让她们在日常调解中学习进步。
“她们出师很快,反响很好。”刘训理告诉记者,女能手们经常以团队形式调解,面对不同情绪的当事方,她们会以开解、缓和、劝导、例举等不同方式应对,轮番上阵,最终达成调解目的。
一个案子,调解一周,疏导一个月,跟踪时间可能长达半年,这期间,考验的是调解员的爱心,更是耐心,这份没有报酬的“工作”,她们坚持了下来。
影响·从被调解到调解员
调解员的影响力有多大?
杨家湾社区褚艳平告诉记者,去年,她与朋友聚餐时,朋友喝了酒,因为酒劲与人发生了争执,因此打伤了对方,矛盾越来越大,后期找到了调解员刘桃菊,经过调解员的调解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她们影响了我,我觉得能靠沟通解决几个家庭的矛盾是件好事。”褚艳平主动申请加入到乡村调解女能手的队伍里来,她是社区的一名普通群众,没有经验,但有一腔热血,跟随刘桃菊学习的过程中,她也参与调解了一起家庭纠纷案。
当时,何某某家小孩被周某某家狗咬伤了大腿,何某某便去殴打周某某,周某某老婆与80岁母亲都在,拉架时也受到伤害,被送入医院。
褚艳平与涉事双方都熟悉,于是在刘桃菊等调解员的指导下,与双方沟通协调,经过调解,周某某的诉求从要何某某负刑事责任,到赔付一万元,最终双方接受调解。
调解员们在中间不仅要传达双方意见,还需要平复双方情绪,这份工作需要提供极大的情绪价值。
记者好奇,“万一涉事双方不愿意接受调解,甚至态度恶劣呢?”
欧阳芙蓉笑着说到,“那我们也不会生气,好好沟通他们总会想通,我们团队每个人各有特色,这个说不通就换下一个。”
温柔、和善、热情,是她们的共性,她们来自镇里的不同村落,却奔波在镇里的每个角落,离婚案件、情感纠纷、抚养费纠纷……她们每次出现在每一个充满戾气的现场,却还是带着和气释放善意,这是独属女性温柔的力量。
“留守妇女儿童们守的是‘家’,我们乡村调解女能手护的便是她们的家。”同为女性,柏坊镇党委书记崔春红对这支队伍很有信心,目前,女能手们成功调解了40多起邻里纠纷,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向她们敞开心扉,她们成为了乡村治理乃至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常宁将在全市推广乡村调解女能手工作,探索女性在基层治理中的更大潜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