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热映 湖南武冈也有一座满是忠义情怀的武穆宫

武冈武穆宫正面全景图。

岳飞铜像图。


【资料图】

红网时刻新闻2月6日讯(记者 陈纲 通讯员 刘先炎 付勇)满江红热映,引发了观众对英雄岳飞的怀念和敬仰。在湖南武冈,也有一座满是忠义情怀的武穆宫。

武冈市司马冲镇长抄村汪家坪,有一座宫殿式砖木结构古建筑,座西北朝东南,前为广阔田垄,后有大山环抱,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总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当地人称为武穆宫。

武穆宫始建于1406年,初名兴隆庵,殿内供奉岳飞、岳云和张宪的塑像。光绪二年(1876)扩建成武穆宫。此后的200余年,几经修缮,终成现有模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精忠报国的忠义品格,一直是人们耕读传家、恩泽后人的宝贵教材。武穆宫也一直是当地百姓开展宗教和地方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民族英雄岳飞,原本是河南汤阴人,生前没有到过武冈,在武冈也没有岳飞脉派后人。为何这些不是岳家后裔的老百姓要修建武穆宫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明永乐四年(1406年),当地一个教书先生,由于仰慕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决心修建一座兴隆庵,庵堂建好了,却没能力给岳飞塑上一尊像样的雕像。与之一山之隔的新宁,却有几座庙都供奉有岳老爷神像,据说异常灵验,有求必应。乡里每逢重大祭祀活动,当地百姓只能求借别处庙宇的岳老爷神像,这让教书先生心里惴惴不安。有一年秋天,武冈大旱数月,乡民吃水困难,为求天降甘霖,乡民们不得不抬着借来的岳老爷神像求雨。待天色已晚,便将岳老爷塑像临时存放在兴隆庵。夜里,岳老爷托梦给教书先生,说是愿意在此常住,并告诉他庙前掘地三尺有一股清泉,可解乡民饮水困难。于是教书先生发动当地人立即挖井,果然挖出潺潺流水。大伙见岳老爷如此灵验,遂广泛募集,想尽一切办法,将兴隆庵扩建为武穆宫,请人雕了岳老爷塑像,还雕了岳云和张宪塑像做他的左右护卫。从此,这里香火兴旺,热闹非凡。

1949年后,武穆宫曾用作区粮库。之后由于粮库搬迁,要拆掉武穆宫作为建新粮库的材料。当地群众团结一心,向上级请求,募集了360多蔸杉树、松树,以及4万多片瓦与之调换,武穆宫才得以保存下来。至于宫中的岳飞、岳云和张宪三人的塑像,最后还是被当作“四旧”烧毁。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地人们开始自发集资对武穆宫逐渐进行修复,并成立了全国岳飞研究会湖南武冈分会,创办了《国魂》会刊,拍摄了电视专题片《情怀》——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武冈分会暨武冈武穆宫巡礼。

2015年12月,由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共同捐赠的岳飞青铜像落座武穆宫。该塑像高2.6米、重达500公斤,为继重庆、台湾和内黄后的全国第四座岳飞大型青铜像。如今,武穆宫圣殿里,岳飞铜像头上“尽忠报国”和“还我河山”八个大字高悬,让人一见顿生敬畏。牌楼正中“武穆宫”三个大字端庄肃穆,大门上方门框条石上刻有双龙抢宝图,惟妙惟肖,其底面刻有太极图和祥云。左右侧拱门上书分别书“尽忠”“报国”四字。左右侧拱门两边的石柱也都刻有花纹图饰,墙壁上绘有人物历史故事和山水等彩塑图文,虽久经风雨,然依稀可辨。奉诏班师常使英雄襟泪满;现身说法为酬明德庙谟新。大门两侧的石刻楹联,深刻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岳飞敬仰与其含冤而死无限愤怒的复杂情感。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是岳飞的诞辰,周边乡镇的群众会自发组织前往武穆宫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有时参与人数多达万人。1994年,武穆宫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0月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这里也成了武冈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基地。

2022年,武冈本土作家唐文俊以岳飞尽忠报国的故事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魂归烟木》出版,岳飞文化在武冈更是家喻户晓。

唐文俊长篇小说《魂归烟木》封面图。

关键词: 湖南武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