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信息:压缩“二传手”“中转站” 湘潭雨湖扁平化治理升级服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区块内的各类事务都要掌握,的确是个挑战,最近我正在抓紧学习、适应。”春节前夕,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区块治理员赵援军正在学习各类岗位知识。作为曾经的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他如今有了“区块治理员”新身份。

区块治理员,是去年4月雨湖区在全域范围内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的产物。改革重点是消除行政层级,压缩“二传手”“中转站”等环节。作为改革试点街道,该区窑湾街道将辖区划为40个区块,每个区块设立1名区块治理员,居民可向对应区块治理员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打破街道内设机构壁垒,将原有的13个内设机构整合为综合协调、区块服务、快速处置3个中心。区块治理员上接街道中心,下连区块居民,改变以往“居民—社区干部—社区—街道内设机构—街道”多层级结构,变成“居民—区块治理员—中心办公人员”扁平结构。

“以前居民有办事需求,有时要在社区和街道之间兜兜转转才能办好。现在,区块内的居民只要联系我,各项事务从我这里一个口径进出,我与后台的中心办公人员直接对接办理,让群众办事少跑路。”赵援军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扁平化改革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成功实践。改革后,街道靠前解决居民问题,中心办公人员后方做好保障,省去中间环节,提升服务质效。

雨湖区共划分326个区块,每个区块覆盖350户左右。326名区块治理员从兼职变为专职,从“专科”变为“全科”,处理生育服务登记、临时救助申请、异地认证核实等多项工作。针对区块人力捉襟见肘的情况,雨湖区派遣2800名各级党员干部下沉区块,实行“1+N+1”治理模式,即每个区块配备1个治理员+N个协理员(联点干部、党小组长、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等)+1个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负责掌握住户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处置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等。

扁平化治理改革实施半年多来,雨湖区累计走访近25万户次,排查矛盾1414起,化解1128起。截至去年11月,“12345”政务便民热线有效办结率较前年同期提升24.44%,满意度较前年同期提升6.2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