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一根长绳走悬崖,武陵源父子耍绝技“倒挂金钩”

武陵源奇绝瑰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绝版山水”,独特的地貌、俊秀的林木、神秘的氛围……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卓然的风姿。

然而,在张家界,“绝版”的不只是武陵源的山水,还有这里身怀绝技的人们。

靠采岩耳抚养三个儿子长大成人


(相关资料图)

“表演开始!首先表演的是采摘岩耳。”伴随着喇叭里的配音,37岁的粟松云身着明黄色的表演服在峭壁上开始了他采摘岩耳的表演。只见粟松云犹如电影中的“蜘蛛人”,仅靠一条绳索在高达数百米的峭壁上表演雄鹰展翅、采摘岩耳、倒挂金钩、飞檐走壁、空中飞人等惊险动作。观望台的游客发出一阵阵惊叹声,有游客说了一句:“这可真是玩命挣钱。”

粟松云在武陵源袁家界景区表演攀岩采摘岩耳已经15年了,游客们在赞叹这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依然在为表演的安全性提心吊胆。

粟松云却平静地告诉记者:“就是一根棕绳,还有一个滑轮一样的东西套在头上保障安全,不害怕,20岁开始学的时候就不害怕,在山里面长大的,习惯了。”

父亲粟学礼在一旁补充道:“我自己是干采摘岩耳出身,不会出事的,很安全的。”

粟松云师从父亲粟学礼,起初粟学礼靠在山间采摘岩耳为生,后来和一位记者谈话受到启发,1998年开始从事采摘岩耳的表演。他说:“那时候我的工资只有20多块钱一天,后来我做这个表演,收一人两块钱一张票,一天就分到了七八十块钱,当时非常高兴,后来就从事这项表演。”

粟松云表示,生意好的时候,采摘岩耳这项表演一年可以给他们带来二十多万元的收入,当年父亲粟学礼靠这门绝技将他们兄弟三人抚养成人,如今他也靠着这门绝技抚养着自己的一子一女。

“就像是那些在山上抬轿子的人,有游客觉得抬轿子太辛苦了,可是生长在这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有干这行。有些客人走不动了也需要轿子抬,我们跟别人一样的,我们自己要生存,要有经济来源,我们自己愿意干这个。”粟学礼告诉记者,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看这项悬崖上的非遗表演。

干了大半辈子,希望成为“非遗传承人”

粟松云曾经在广东的电子厂打工,比起流水线上的枯燥乏味,与青山相伴,和白云为友,这项在游客看来分外危险的工作,却是粟松云更为心仪的选择。

粟松云说:“采岩耳比上班轻松一点,自由一点。”粟学礼谈到儿子当年的选择,也表示认可:“儿子当时要跟我学采岩耳,我说你愿意干的话也可以,比打工自由。”谈到未来粟松云是否会将这门绝技继续传承给子女,粟松云则说:“这要看他们愿不愿意,愿意的话我带。”

据了解,粟学礼父子对前来观赏的游客采取每人10元的收费标准,如果有10个人够上100元,他们就会展示绝技表演。粟学礼说:“有时有游客愿意花100元请在场的其他人一起看,大家一起看了那也无所谓。”

首届湖南旅发大会近期将在张家界举办,此前张家界发布了“引客入张”等系列刺激旅游业复苏的政策,今年暑期游客的观看为粟学礼父子带来每日七八百元的收入。

有趣的是,不少游客在袁家界景区掉过手机等贵重物品,除了采岩耳表演,今年8月,为游客找寻并捡回手机一度成了粟松云的“副业”。粟学礼说:“8月2日到12日那10天,天天有人掉东西,那10天,他捡东西得了1万多块钱。”粟松云说:“一般人很少掉的,平时可能一个月偶尔有一个,在山底找手机这种事比较难的。”

9月1日,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学,景区将近关闭时,粟学礼告诉记者一天收获了590元。

据悉,粟学礼父子正在申报“非遗传承人”,粟学礼很期待他干了大半辈子的事业有一个正式的身份认定。他说:“如果成功申报,听说有一点补贴,但我对这个都无所谓,主要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1975年,粟学礼跟随师父陈永习得这门飞檐走壁的绝技,47年过去了,他期盼着官方的肯定和鼓励,或许,这也是采岩耳这项非遗项目更好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 1975年